心肌炎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案实录一例小儿感冒发热的治疗始末 [复制链接]

1#
NO.1患者来信我是一名3岁1个月孩子的妈妈,孩子身高97CM,体重13KG,偏瘦。

追溯孩子本次病的源头,应该从十一假期说起。

十一期间我们带孩子回老家,家中老人嫌弃我们喂养孩子长得瘦,营养不够,于是开始用自己的想法‘投喂’孩子,加上自己出于对家里老人情绪的照顾,对假期期间孩子饮食以及零食没任何管控,几天下来,孩子不仅有口气,而且大便极不规律,有时一天两次,有时三天一次。10月18号左右孩子感冒,有一点流鼻涕,我大意了没处理。到了21号晚上10点钟,孩子在睡梦中哭醒,一摸额头烫手。当时家里备用中药吃完了,于是我抓了小柴胡汤回来熬,给孩子喝了一次然后睡下了。孩子当天夜里反复哭闹,体温时高时低,持续用小柴胡汤到22号中午降到37.1度,但接下来两天体温反复,最高时39.2。我一直采用继续小柴胡和保和咀嚼片的方式治疗,状态都是喝完药出汗后体温会有所下降,然后再升起来,一直持续到24号。

24号,在给孩子吃了连续几天的稀饭小菜后,家人给孩子吃了一块山楂糕,中午11点左右孩子开始肚子疼、拉肚子,医院。医院时已是水样便,期间也吐了一次,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

此时孩子小脸蜡*,精神很差,想睡觉。在等待抽血、核酸检测期间,娃体温又上升到39度。医院最终检查结果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儿科医生给开了口服药并建议先挂水。我拒绝了儿科医生挂水的建议,因此也和家人重新起了争执,此时很无奈无助的我转而求助郝医生。

10.24下午咨询开药我描述了孩子的症状,发送了孩子的舌苔照片,并沟通了几个具体问题后,郝医生开方如下:柴胡6g,*芩5g,半夏5g,*参10g,甘草6g,干姜2g,大枣10g,栀子3g,大*1g,金银花6g,连翘5g,生姜2片。下午五六点钟熬好药后给孩子吃了二分之一的药量,吃完后孩子拉肚子一次,七点钟烧退了,孩子开始睡觉。10.25全天咨询调药25号凌晨2点,孩子又开始发烧,到早上起来测温37.5,咨询郝医生后,给孩子喝了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药,孩子吃完药再拉肚子一次。中午测体温37.5,咨询郝医生,只吃小柴胡汤。下午三点孩子又烧到38度,郝医生让把昨天熬好未喝完的汤药喝完,同时开生脉饮的方子。由于孩子肚子疼闹情绪,一直到六点半才把之前熬的药和生脉饮喝下。晚上七点钟测温还是38度,等到七点半孩子睡着的时候体温已经恢复到正常了,直到后面都没有再发烧。10.26后期处理26号我感觉孩子舌苔似乎还有点*厚,于是拍了舌苔照给郝医生,郝医生诊断后提议让孩子午饭后喝一袋小柴胡颗粒和一支生脉饮。26号晚上郝医生又确认娃没再发烧后,确认这次感冒发烧总算好了,并嘱咐继续清淡饮食两天全程治疗到此结束,我心里的石头也总算落地了。

我从21号晚上到26号,短短几天时间,却像是度日如年,内心非常的煎熬。一方面揪心孩子,另一方面是和家人治疗上的分歧。孩子一直发烧,用药不退,精神不好闹情绪;家医院挂水这件事上和我的分歧,导致我压力非常大,神经一直紧绷。非常感谢郝医生的出手相助,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NO.2郝医生医案实讲孩子感冒的时候,一般正气比较弱,如果饮食不当,很容易引起病情的反复。这个案例中,孩子感冒发烧几天后,又吃了比较黏腻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致使呕吐发烧腹泻。所以我用的方子是小柴胡汤加栀子、大*、连翘、金银花,目的在于补气宣热退热疏通瘀滞。

伤寒论中有说:‘舌上苔白者,小柴胡汤主之’。10.24号舌质淡红苔薄稍腻,有积食症状。

孩子本次发烧寒热往来,反复几天,考虑正气已伤,所以在小柴胡汤里加大*参用量,以培补正气。

孩子本次的腹泻呕吐,是和山楂糕有关,山楂糕黏腻造成食积,堵塞中焦,所以疏通中焦与清热同时进行,所以方子中用大*和栀子。大*的主要作用一是清热泻火,二是攻下。将黏腻的食物化解,疏通中焦。考虑大*苦寒,小儿脏腑娇嫩,所以我只用了1克的量。栀子宣郁退热、除烦同时可除三焦之热。在和家长沟通中孩子症状表现有咽喉肿痛,喜欢喝水。辨证为肺经郁热,所以用金银花和连翘。这两个药具有清热解*,疏散风热的功效,将肺经的热宣透出去,也可缓解咽喉肿痛。

10.25号孩子再次发烧,看孩子舌象时发现孩子前段舌苔已经光苔,反复感冒,反复出汗加上腹泻,已经使气阴两伤,这种状态下极易引起心肌炎。

所以加开方生脉饮,加上之前的汤药,孩子病症就立刻转好。

这个案例呢,也给家长提个醒,小孩子属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状态,一定要按照自己孩子的体质合理喂养,调理好脾胃,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当孩子感冒时,更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孩子感冒后要相信医生,谨遵医嘱,随时和您的医生沟通,确保孩子得到最好的护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