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至的时间是:
12月21日
23:59:09
农历十一月十八日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微博)
从冬至这一天开始,
以九天为一个计算单位,
称为“一九”,
连续计数九个九,
共八十一天。
九个九数完,
冬天就彻底过去,
春天就来了。
而开始数九的冬至这一天,
则称为“交九”。
交字在这里是进入的意思。
明天保准您能瞅见这么一景儿,
大爷大妈们,买韭菜,挑茴香、称肉馅...
冬至,北京人又该吃饺子了!
冬至大如年
在过去,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这一天,处于冬仨月90天的正中间,冬至这一天,白昼最短,正午的太阳位置最低,日影最长,所以古代的冬至又叫“长至节”。
过了冬至,白昼逐渐延长,大约一天延长一分钟,到了夏至那一天,白昼最长,夏至的白昼大约要比冬至延长了分钟。所以冬至这一天,是一个转折点,代表寒冷的阴气到达了顶点,阳气开始产生,所以古代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
顺治八年(就是年),朝廷决定元旦、冬至、万寿圣节为三大节。冬至那天,皇帝要去天坛祭天,第二天,要在太和殿给皇帝祝贺冬至节。
有些老百姓会在冬至这一天去老家上上坟,不方便回老家的也会在家里做一个小供桌,摆上一些饺子、酒、水果等,祭奠家中故去的老人。
冬至吃食
日北京百姓家像过除夕夜那样,准备节日要食用的‘冬至肉’‘年糕’、菜肴等,其情景很像除夕守岁,故称为‘冬至夜’。
吃混沌
对老北京人来说,过冬至,必不可少的吃食是饺子。但早年间,冬至这天吃的可不是饺子。
《燕京岁时记》里称“冬至馄饨夏至面”。也就是说,最早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的食物名字应该叫“馄饨”。
馄饨确是老北京冬天特殊的吃食,倒不是别的,一般冬天,街面上才会有卖馄饨的小摊,热热乎乎,踢了秃噜,吃着格外舒服。卖馄饨的小贩们手打小木梆子,吆喝着“馄饨开锅喽”,这种馄饨讲究熬的白肉汤,馅儿是精肉,一碗大概十余个,佐料确有七样,冬菜、紫菜、虾皮、胡椒、酱油、醋,现吃现煮,开锅就捞。
京城卖馄饨都是挑挑儿的,后来才支了摊儿,一口小锅,中间用铁皮隔开,一边煮骨头,一边开着锅,随时有人买,可随时煮。
过去,人们认为冬至开始,阳气上升,但天地之气仍处于“混沌”相交的状态,“所以要在这一天吃馄饨,取混沌初开之意”。
吃饺子
现在,冬至北京人几乎都吃饺子。
北京人爱吃饺子那是由来已久的,过个大点的节日都要吃饺子,出远门之前也要吃顿饺子。
北京的饺子种类也多,水饺儿、煎饺儿、蒸饺儿和锅贴儿,所以您可以换着样的吃。
北京人吃的饺子讲究馅儿大、皮儿薄,“一个肉丸”的饺子那可是北京人的最爱,不管猪肉大葱、羊肉大葱、牛肉大葱,里面的葱只是调味品,绝不掺其他的菜。
还有一种馅儿也是北京人的最爱,茴香馅儿。北京人管茴香叫混香,多数外地人不爱吃茴香,所以有人将吃不吃茴香作为判定是否北京人的一个标准。因茴香气味特殊,也不是每个北京人都能接受的。
反正我就最爱吃猪肉茴香的饺子。一口咬下去,汤汁“兹儿”地就冒进嘴里了,肉香混合着茴香特殊香气,正是印了那句话“好吃不过饺子”。
吃羊肉包子
是因为有一个说法:阴历十一月“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来年正月,“三阳开泰”,羊肉的“羊”,是谐音“阳气”的“阳”。还说,天气寒冷,为了御寒,每天清晨要吃辣汤,还吃炒肉,喝浑酒,就是类似现在的陕西稠酒那种玉米面粥一样的低度酒。
吃涮羊肉
在王府里每到冬至都必吃涮锅,这可就是当时贵族的享受了。王府里的涮羊肉跟民间不同,叫做“全涮羊肉”。首先,汤讲究,要求是烤鸭、生鸡片、蘑菇、虾米、干贝、丸子、炉肉熬制的。其次,除了涮羊肉片以外,还要有羊肚的肚脸和肚仁,以及羊腰子和羊肝。这一套,才算全。
喝羊肉汤
据说是从汉代的大将*樊哙那里传来的。冬季多吃羊肉有利于身体内火旺盛,抗寒有效,是冬季饮食首选。
喝红小豆粥
冬至吃红豆粥,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就有了,据说是为了预防瘟疫。南北朝时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共工氏有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赤豆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此粥具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胃、利水消肿、减肥美容功效。
吃柿饼
柿饼,有白柿、乌柿两种。取成熟的柿子,削去外皮,日晒夜露,约经一月后,放置席圈内,再经一月左右,即成柿饼。
柿饼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柿饼风干后表面呈现白色物质为柿霜,主要成分果糖,由于柿饼为干果类果脯,天然晒制而成,水分的蒸发,溶于水中的果糖在此过程中析出,形成柿霜。
过去冬天零食很少,柿饼自然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吃食。
吃核桃
核桃也是过去北京人冬天常吃的坚果,而且北京一些糕点和菜品常会用到核桃仁。
核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应用广泛。中医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
冬至游戏
冬至的到来,意味着严寒气候的正式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冬至后农事减少,也不利于室外活动,所以,老北京人一般都开始“猫冬”。“
“旧时,那些喜爱学习武术的青少年均在冬至日这天拜师开始学艺,老北京称之为‘看冬’之俗。”
九九消寒图
冬至会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就是上下横竖九格,总数为八十一,按照“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在当中”的口诀,颜色也有规矩,根据每天天气填描,“这样等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消寒图便大功告成了”。
滑冰车、拖冰床
旧时,精力充沛一些的男孩子,会在什刹海、护城河结冰后玩冰车,“拖冰床”的游戏。
相传慈禧太后也爱玩拖冰床。慈禧、妃嫔们、各府福晋、格格坐在拖床上,太监们在前头拖床,如纤夫一般,拖着拖床,飞一般前进。快乐不可言。
后半段,抛银元,看大伙儿在冰上一个劲儿地疯抢,摔得四脚朝天,老佛爷就高兴了。不是慈禧要犒劳众人,而是变着法儿的给自己找乐儿。
拜师学艺
旧时,民间那些喜爱学习武术的青少年会在冬至日这天拜师,开始学艺,老北京称之为“看冬”之俗。
冬至养生
“冬至补对一天,身体进步一整年”,因为在这一天,自然界阴阳大反弹,这种“阴阳大变身”的时候可是养生的关键时刻,把握好了,就意味着身体在未来的一年内的走势,一天顺则一年顺。
“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这一谚语流传已久。所以冬至进补非常重要,非常必须。
冬令进补,在时间上主要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而民间习惯认为,冬至前后最为适宜。
冬至需要进补的四类人
很多人都知道冬至要进补,那么冬至应该怎么进补?确实,进补或许不适合所有人,但是以下的四类人在冬至进补却是非常有必要的。看看您属于哪一类人群呢?
第一人群:易患冬病者
慢性支气管炎、冻疮、尿多症等冬至病,在中医看来是属肾气亏虚、阳虚外寒。调治的方法是温药和之。如熟附子、肉桂、海马、狗肾、人参、甘草、枸杞子等皆可使用。
除用药进补,还可以食补之,如生姜肉汤对咳喘疗效较好。附子生姜桂枝汤对防治冻疮有益,以此外洗也有效果。
第二人群:阳气虚弱者
时值冬至,天寒地冻,为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阳气最弱之季。阳虚的人常会流清水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夜尿频频。
这类人可用干姜、人参、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为需要。同时还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等,以期阳气生发。
第三类人群:养生益寿者
养生益寿,冬至进补就是个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原则上说,有不足就要补充。
例如,用脑多者应经常吃核桃,体力消耗大者,要及时补充水果、蔬菜等。补多少、怎么补,要因人而异了。
第四人群:防春夏病者
只要冬天调养得好,春夏发病就会少。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宜。可用各种鱼类及牛、羊肉,加放中药人参、*芪、桂圆、红枣等,或做汤、或为膳。
只要脾胃吸收好,进补后定会使人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增强免疫抗病能力。
适当运动也养生
当然冬至养生并不是仅有吃这一种方式。对长期熬夜的人来说,补充睡眠也是一种补;对缺乏锻炼的人来说,冬季适度的运动也是一种补……总之,大家还应根据自身状况来进行养生保健。
女性冬至养生
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属性,女属阴,为凉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温暖的呵护。那么,冬季女性该如何养生呢?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属寒性体质,因此,日常中应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
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观而减少衣物,一旦受凉,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损害健康。
2.坚持晚间泡脚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
但泡脚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适量进补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
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4.注意养肝护肝
对于女性,肝脏这个器官有着额外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女性肝为主,有疏通经血之用。因此,一旦伤肝,女性就会出现妇科方面的问题。
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大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