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秋之交,就会有很多微友问:“我一到这个时候就容易心烦,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没有一点胃口,体重还蹭蹭涨,脸上油乎乎的,身上湿乎乎黏黏的,会不会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这个时节天气热,地面上的水蒸发快,有机物腐蚀也很快,空气中热气、水气和浊气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特别伤人的邪气,中医称为“湿气”。
人在夏天本来应该多出点汗,但是现在家家都有空调,出汗就比较少,汗出不来,体内的湿气排布出来,就会越积越多,跟外界空气中的湿邪呼应,造成“湿困”。
别小看中医说的这种湿气,这可是一种特别伤身体的邪气,又特别难祛除,所以现在的人基本是10人中9人都有湿气。
行医70余年的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路志正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编著了一本书《中医湿病症治学》,他总结得出:
湿非一病、百病兼之。
比如说关节疼痛、身上长疹子、某些头痛头晕、失眠、血脂高、心脏毛病、痛风、泄泻、中风、血压高等都可能与湿邪有关。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一大克星,也是很多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湿邪少了那些所谓的现代病才有可能远离我们,慢性疾病才有可能失去温床。
健康怕“湿”!
人体一湿,百病兼得
路老指出:体内湿气盛时就会伤脾,脾为人体运化的器官,脾虚则不能运化濡养其他器官,还会将湿邪带到全身各个器官。
湿毒侵入肝脏损害肝脏排毒功能;到心脑引起血压的波动,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病症;到肾引起血糖的波动或异常,危害全身。
▲湿气能侵袭全身脏腑器官。
湿气不除,后患无穷!所谓冬病夏治,现在正是身体化湿的关键时候。很多人都知道用红豆薏米粥可以赶走湿气,但如果方法错了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更糟!
为什么吃了那么多红豆薏米粉,湿气还是那么重?
错误1
红豆错了!
红豆薏米粉这个方子里说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红豆比较圆、赤小豆是细长的),红豆能疗饥,不能利水化湿。赤小豆才能利水化湿。
错误2
薏米错了!
薏米可以化湿,但它的寒性太重了,如果不炒直接磨粉吃会伤脾,所以薏米一定要是熟的,减轻它的寒性。
错误3
方子错了!只化湿不健脾!
▲专家表示,湿气伤脾,必须要健脾。
湿气是脾虚引起的,湿气又会使脾虚加重,所以健脾+化湿要一起进行才正确!
脾负责把身体的水汽运送到各个地方,比如运送到肾脏,就可以通过排尿排出去,运送到毛孔,就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去。
脾喜欢干燥,不喜欢湿,如果体内湿气过多,脾需要不停工作,久了就会累会伤,脾伤了就会脾虚,运化水汽的能力降低,水汽堆积在体内,无法出去,自然湿气就更重,湿气和脾虚是恶性循环的关系。
因此,要想化湿,就必须化湿加上健脾,同时进行,才有用。
很多人说,为什么我喝了红豆薏米粥、红豆薏米粉没有用,湿气还是那么重?就是因为你光化湿,没有健脾!为什么有些人喝了红豆薏米粉还是有湿气,很大的原因在于本身湿气已经很重,伤及到脾了,怎么办呢?
红豆薏米加上它
化湿健脾两不误
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往往湿气已经伤及到了脾,这个时候吃红豆薏米光化湿已经不管用了,必须加入健脾益脾的食物才行,让化湿、健脾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排出体内湿气。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个流传很久的化湿健脾的方子,它由7种食物组成,加入了健脾胃的食物,特别适合湿气重的夏秋之交吃。
红豆薏米枸杞粥
材料:赤小豆、薏米、燕麦、茯苓、魔芋粉、山药、枸杞
做法:赤小豆、薏米提前浸泡一个小时,然后开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半小时,再放入枸杞、山药、茯苓、魔芋粉、燕麦继续煮半小时。
为什么这个方子有用?我们来看看方子组成。赤小豆、薏米排湿气,燕麦、茯苓健脾养胃,山药、枸杞补先天之本肾气,魔芋粉润肠道利于排便。各种材料各司其职,照顾到身体的方方面面,特别适合中老年朋友日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