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过:“美食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与迷惘。”而手造的美食因有亲手制作的用心,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愈能治愈人心。
而《小森林》便是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日式电影,改编自日本漫画家五十岚大介的作品《小森食光》,分为夏秋篇与冬春篇。
(桥本爱×村妹纸×天然呆×心独白×野食谱×闲生活×农家乐+万变云+清爽风+绿油油+湿淋淋+小动物)/无剧情=抗抑郁特效治愈片《小森林》
这是豆瓣上的一个短评,觉得无比贴切。总之,它就是这样一部充满生活感的电影,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却让人看得十分舒服。
小森是位于日本东北地区某个村庄中的小村落,这里的人们习惯跟随自然的脚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是最原始的状态。
影片开头这样描述道:
“这里没有商铺,只是购买必需品的话,可以去公务所所在的村中心,那里有农协开的小超市还有几家商铺。
如果要到临镇的大型超市去购物,每次来回都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
女孩市子因无法融入喧闹的城市,回到故乡小森独居,守着一块田地,每天农耕、烹饪,淡淡度过每一天,度过完整的一年四季。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电影有意淡化了耕作的辛劳,改用唯美的画风,呈现了女主人公市子适应自然的节气种植,亲手制作当季的美食,将日本的食物美学发挥到极致。每一种食物,都流淌着不同季节的精髓与温暖,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春”
春天,挖不尽的节节草可以做成小菜,
新长出来的野蒜和白菜花,
可以做成酱配意大利面。
“夏”
酷暑难耐的时节里,
吃一口冰镇的西红柿,便感到幸福。
干完农活,喝一口自酿的冰镇米酒,
冰凉清甜中满带着对生活的满足。
借烧木头来蒸发屋里湿气的原理,
慢慢膨胀的面包让心也开始丰盈。
“秋”
秋收了,去田里割稻,
一定要吃自制的核桃饭。
将红薯去皮晒干再烤制,
便能吃出邻里聊家常的温暖。
“冬”
银装素裹的冬日,
一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抚慰人心。
南瓜泥与紫米酒糊完美契合成蛋糕,
双色缤纷入口即化,极为治愈。
一块甜甜的红豆糕,
也是抵抗严冬最治愈的食物。
一年四季,应节而种,应心而做,市子用双手创造了许多味蕾上的温暖。市子做菜,没有华丽的技巧与出神入化,反而十分写实。
然而,这份不紧不慢的节奏,非但不会让我们觉得乏味,反而能感知到她那颗温热而细腻的心。
这些食材从种出来,到加工成为美食,每个步骤都被用心认真地对待。一道道美食,一个个生活的细节,治愈了市子,也治愈了屏幕前的我们。
还记得,市子回到小森生活,是为了逃避。她曾与都市生活格格不入:收到账单时才发现生活中处处要花钱;在泡面盒子中种植胡萝卜却收到异样的眼光;遇到心仪的男生用心为他煎蛋,却听见男生的抱怨……
她几乎是“逃”回了小森。
幸运的是,她通过回忆,将妈妈的生活哲理,转换成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即使是逃,即使是一个人,她依旧活的很认真。认真干活,认真做饭,认真吃饭。
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动作,都无比认真耐心地对待。
长长的电影里,大部分都是市子的独白,就像一个人在跟自己讲故事一样。讲她的食物如何生长如何收获,以及如何制作。看起来却一点也不枯燥。她曾在大都市奋力挣扎,直到失去所有力气,选择回到小森林,她每天在小森的农田里劳作,然后回到家中用美食来犒劳自己。
虽然她也曾发出感叹说,“做了那么多,只是为了那一口啊”。但仔细想想,生活难道不就是这样吗?你怎么用心对待生活,生活就会回报你什么。而在一箪食,一瓢饮中,你将采撷到生活中无比平凡宝贵的时刻。不管在哪里生活,都会很美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