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学科普文章如何兼顾趣味性李钦俦教授亲身
TUhjnbcbe - 2022/2/8 13:33:00

?李钦俦教授

撰写

医院李钦俦

科普文章必须具备四个特性,即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其中趣味性是最难做到的,但常常又是文章的亮点和最精彩的部分,因此,作者务必力求做到。

文章的趣味性有两处可以表现出来,一是在文章的标题上,二是在文章的内容中。文章的标题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的内容富有趣味性不仅使文章更充实,更有感染力,把文章提升和拓展到最高的境地,而且使读者看后感到受益匪浅,回味无穷,难以忘怀。因此,写好文章的趣味性对提高读者的兴趣和文章的质量很重要。但是要使文章富有趣味性并非易事,除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好的阅历和文学素养,还要勤于动脑、善于动脑。

下面笔者通过一些例证谈谈近些年来笔者是如何提高医学科普文章趣味性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趣味性体现在文章的标题上

笔者在《健康报》发表了《枪出毛病,靶受损》一文。文中将高血压比作“枪”,脑、心、肾比作“靶”,文章的标题一语道破了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危害性,读者也更容易理解高血压对脑、心、肾的危害。

笔者在《家庭医生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当心冠心病心绞痛“声东击西”》,说的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有近一半表现左肩、左臂、手指、上腹部、咽部、牙齿痛,呈现“声东击西”的现象,提醒患者警惕。

《健康指南》杂志刊登了笔者《患了冠心病,同样能长寿》一文。文章的标题给了冠心病患者一剂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良药,读者看到此类标题就会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气看完全文,这就是趣味性的魅力。

趣味性体现在文章的内容中

笔者在《家庭医生报》发表的《莫把“心痛”当“胃痛”》一文中写道,门诊曾遇见一位66岁患高血压病10多年的吴先生,他自述胃痛了几天,早上痛得更严重,遂由他女儿陪同来院就诊。

笔者问道:“你以前有没有胃病?”吴先生回答说:“几年前因胃痛做过一次胃镜检查,医生说我患有胃溃疡,经过半年的治疗好了,前几天过端午节我多吃了几个粽子,事后就开始感到胃不适和胃痛。”“你胃痛发生在哪个部位?”他用手指着心窝部说:“在这里。”接着笔者又问:“你胃痛多半发生在什么时候?”“好像发生在饱餐以后和用力活动时。”“你胃痛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好像只有几分钟。”说到这里,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并说不出话来……

在行文中,笔者运用引人入胜且富有情节的对话描述了诊治的过程及结果,以取代枯燥乏味的文字知识灌输,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具有较强的代入感,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相似情境能够快速同疾病相联系,实现了科普文章的价值。

笔者给《医药星期三》报写了一文《小感冒酿成了大毛病》,说的是感冒虽然是个小毛病,若不重视有可能“引狼入室”,引起病*性心肌炎等大毛病。其中,“引狼入室”一词的使用一方面体现了感冒对人体可能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强调了小病可能会造成大病,读者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学科普文章如何兼顾趣味性李钦俦教授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