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后,容易出现心脏骤停。如何预防呢?我的观点:选择中医,中医有预防的思路方法。
感染新冠病*后会出现新冠肺炎,其中最大并发症莫过于心脏骤停。而心脏骤停会导致死亡。由此说,预防心脏骤停意义非常大,是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一、心脏骤停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在未出现心脏骤停前,针对引发心脏骤停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如果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常常是可以避免的。
从中医来分析,心脏骤停与邪入少阴,导致心阳暴脱相关。而生命以正为本,如果能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加强扶正,使正气不衰,就不容易出现心阳暴脱。
目前新冠的治疗主要是支持对症、抗病*、氧疗和保护重要脏器等,再此基础上,最好能用中医来提前强化心脏功能,调节病人的心阴心阳平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此可极大地预防心阳暴脱的发生。
二、具体的预防措施分析
一般来说,心脏骤停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原发因素;二是继发因素;三是诱发因素。我们要预防心脏骤停,就要在这三个方面加强预防。
一则,原发心脏骤停的预防
所谓的原发心脏骤停,是指新冠*感染心血管组织器官,引发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病变而直接出现的心脏骤停,多见于爆发性心肌炎、血栓、心肌梗死等,部分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死亡。
从中医来分析,这是邪自外入,自表入里,“逆传心包”。
何谓“心包”?《灵枢·邪客》曰:“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将心包的功能以臣子喻之,君主不受病,心包代君受之。
“逆传心包”是怎么回事?是指感受温病邪气后出现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如烦躁、谵语或昏愦不语、厥逆等危重症状。从生理来解释,肺与心同居上焦,肺与心相连,因此肺热犯病最易逆传心包。
感染新冠病*后会并发急性心脏损伤,其主要表现为心肌酶升高,提示病情严重并有恶化倾向。此时往往会突然出现毫无诱因的心慌烦躁,不配合氧疗或伴口唇发绀、四肢厥冷。
从中医角度看,急性心脏损伤、心律失常、休克等心脏相关并发症为逆传心包表现,预示疾病陷入危重程度。
如何预防呢?中医认为正盛则邪方能祛,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扶正,使正气健旺,则可有效预防其逆传。
预防的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治疗新冠肺炎时,当早用补益心气之法以“先安未受邪之地”;
其二,针对轻症患者,病位尚在表浅,治宜益气固表,防病邪深入。比如,可服玉屏风散、人参败*散等;
其三,对于年老久病患者,其正气偏虚,绝不能一味祛邪,以免耗气伤正。尤其是素体心气不足者,疫*容易内陷心包,建议早用人参、*芪、麦冬、生地等补气养阴之品,以扶其正气,防止疫*化热,逆传入里;
其四,若正气太虚,正不胜邪,导致疫*羁留不祛,甚至邪陷三阴,一方面阴液亏耗,另一方面阳气虚脱,此时当急用生脉散、参附汤及四逆汤加人参汤等治疗。
二则,继发心脏骤停的预防
继发心脏骤停是指新冠病*感染心血管外组织器官,引发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病变而间接出现的心脏骤停,多见于低氧血症、休克、肺栓塞、脑卒中等。
从中医来分析,所谓的继发,可理解是痰、痰阻滞于心肺,导致心阳暴脱。
其一,从痰扰心论治
痰从何处来?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脾气虚,推动无力,痰液自生。可以说,痰自脾生。脾虚之人最易生痰。
痰有何患?痰浊雍盛,阻碍气机,导致胸阳不展,必然生成胸痹,进而扰乱心神,导致心神不宁,生成心痛、心悸、心衰等。
新冠病*的性质是湿*,脾主运化水湿,若素体脾虚,更兼湿*外袭,就容易造成脾虚生痰。可以说,痰是造成新冠肺炎变症百出的根本病机。
其二,从瘀阻心论治
瘀从何处来?清代大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指出:“瘟*自口鼻入气管,由气管达于血管,将气血凝结。”并认为:“瘟疫之*,外不得由皮肤而出,必内攻脏腑,脏腑受*火煎熬,随变生各脏逆症。纵知治瘟*,而不知瘟*巢穴在血。”可见,瘟*之后必然形成瘀血。
瘀有何患?瘀血也是急性心脏病的发病主要因素。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痹阻心脉,心气不舒,胸阳不展,进而造成心痛、心悸、心衰。
显然,新冠病*不但伤损心肺,亦容易致瘀,而瘀血亦会诱发心阳暴脱。由此说,在解*的同时,要辅以补气活血化瘀。
三则,诱发心脏骤停的预防
诱发心脏骤停是指新型冠状病*感染后,由于人体内外环境变化引发心血管内外组织器官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病变诱发的心脏骤停,多见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张力性气胸、药物*性、心理应激等。
从中医来分析,所谓的诱发因素,源于体质的虚衰,包括阴阳气血的不足,导致正不胜邪,邪气炽盛,进而内陷少阴,造成心阳暴脱。
进一步说,改善体质,扶助正气,使脏腑保持平衡,使气血保持旺盛,这是预防心脏骤停的关键。如何去做呢?
我的观点是,可从分析病人所患的慢性疾病以及其体质入手。
其一,老年人往往容易出现心阳暴脱,源于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我的观点是,之所以慢性疾病持久不愈,源于正气不足。正与邪不两立,正旺则邪退,正弱则邪进。所以,养正扶正,这才是促进慢性疾病康复的关键。而感染新冠病*后,更要重视养正扶正,这是预防病人心脏骤停的关键。
其二,按中医的观点,人类主要分为九种体质。其中以虚为主的有三种:气虚、阴虚、阳虚。我的观点是,这三种体质者若感染了新冠病*,最要重视扶正,以免造成正虚而邪陷。
小结
新冠病*属于瘟疫邪*,其感染人体后容易逆传心包,造成心阳暴脱而死亡。正如《内经》所谓:“心为一身之大主而不受邪,受邪则神去而死”。
我们要预防心脏骤停,就要重视邪正两个方面。一方面重视祛邪,邪能伤正,邪去则正安;另一方面重视扶正,生命以正为本,正旺而邪自退。
预防心脏骤停,最好的办法是“避其邪气”,避免感染新冠病*。所以,全方位严密隔离措施是不可少的,我们要配合疫情防控,做好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也要克服紧张情绪,积极运动,调节饮食,少吃忌煎炸、烧烤、油腻、粘滑(指糯米做的食物以及月饼等)、生冷(多数寒凉水果、冰淇淋、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饮料等)、辣椒、火锅等物,以避免脾阳受损。
长按识别文章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