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理论与实践融合,规范与诊疗共进磷酸二
TUhjnbcbe - 2022/5/19 22:14:00
北京看酒渣鼻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12/8941331.html

年11月19日,由杨杰孚教授和李新立教授牵头撰写的《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微共识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上发表,对中国心衰治疗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共识是心衰领域众多专家的心血结晶,也是全行业通力合作的体现,将成为未来心衰治疗的重要纲领。自微共识发布后成功召开了多次巡讲会议,得到临床广泛认可,旨在缩短理论与临床实践间的距离,带动全国心衰及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

受疫情影响,本次巡讲会南京站会议于年3月20日下午在线上召开,邀请到多位心血管领域的专家线上参与,医院的李新立教授和邵永丰教授分别担任会议主席和主持,同时邀请浙江大医院潘小宏教授、医院司林杰和赵胜教授、医院刘肖肖教授、医院薛涛教授、医院薄小萍教授、浙江大医院钱建芳教授等多位心内科医生参与连线,结合各自心衰诊疗领域实践进行经验探讨。本次会议吸引近人次观看,直播间学术氛围浓厚,探讨交流激烈,思维碰撞,精彩非凡。现将本次直播会议的精彩内容总结如下,与读者共享。

近年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心衰“堡垒”已成为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心衰管理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治疗现状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差距。为解决上述问题,心衰中心组织制定心衰诊疗规范,建立并实施诊疗标准,规范心衰治疗过程中院内、出院前、出院后随访、门诊等一系列过程的实施情况,有效减少地区间心力衰竭防治水平差异,提高全国心力衰竭的防治能力,带动全国心力衰竭及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年心衰中心专家共同制定了多个专家共识,其中就包括《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在急性心力衰竭中应用的专家建议》,凝聚了学科同仁的心血,是中国心衰治疗领域又一个重要的成果。本次会议便是围绕该《专家建议》的制定及相关心衰诊治问题展开分享与讨论。

图:会议支持及会议主席

学术为先:掌握心衰诊疗理论

如何治疗心衰、改善心衰患者生存质量,一直是临床尚未解决的难题。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可改善急性心衰的症状和远期预后。但目前对这类药物的使用存在诸多不规范,反而降低心衰患者的临床获益,这一点亟待纠正,因此心衰中心专家们共同努力并指定了《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在急性心衰患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旨在指导心衰规范诊疗。共识牵头撰写人之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李新立主任对该《专家建议》进行了解读,指出这份《专家建议》凝聚了学科同仁的心血,是中国心衰治疗领域又一个重要的成果。通过列举国内外指南的推荐内容和研究结果,提纲挈领地揭示了临床不规范用药对患者临床获益的影响。强调目前急性心衰的治疗依然以利尿、扩血管和正性肌力等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在急性心衰临床治疗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图:医院李新立教授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是临床上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心衰类型,被认为是心血管医学中最大的未满足需求,其与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有哪些异同?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目前对于HFpEF的治疗又有了一些可选择的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潘小宏教授带来《浅析HFpEF》的讲题,潘教授指出,HFpEF临床表现异质性很大,发病率较高,约占慢性心衰患者的一半以上,伴多器官功能障碍。HFpEF和HFrEF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学机制。HFrEF以心肌重塑为特征,心脏扩大明显。HFpEF患者心肌重塑不明显,以向心性肥厚为主。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炎症反应作用不同。HFrEF炎症反应属于继发的改变,启动机制为心肌细胞的破坏,诸如心肌炎、心肌梗死引起心肌重塑,最终导致心力衰竭;HFpEF炎症反应在早期就已出现。因糖尿病、肥胖等导致系统性炎症,引起心脏向心性重建,继而发展成心衰。在追求共型治疗的同时,要对应不同的病因优化个体化方案。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目前对于HFpEF的治疗有了一些可选择的方法,HFpEF的管理不断升级。在HFpEF的诊断流程上,病因的寻找是最重要的一步,在进行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的基础之上,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被看作是一种共性治疗。PARAGON-HF试验的后续分析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HFpEF中有潜在的益处。同在年底,FDA支持沙库巴曲缬沙坦用于HFpEF治疗。此外近期的大型临床试验发现,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卡格列净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图:浙江大医院潘小宏教授

病例分析:实践探索心衰规范

病例汇报环节,共邀请到两位专家进行分享,同时邀请了医院薛涛教授、医院赵胜教授、医院薄小萍教授、浙江大医院钱建芳教授四位教授作为点评专家在病例汇报完成后进行点评与分析。

首先,司林杰教授以《一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救治》为题进行分享。患者以“体检发现左房增大16年,活动后气喘6年”入院,门诊查心超示左房巨大、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其他辅助检查显示:NT-proBNP:pg/ml、LVEF43.5%,心电图示房颤;入院诊断为心脏瓣膜病(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予以强心利尿等改善心功能治疗后,进行了心脏手术(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左心耳切除术);在术后的管理中出现了困难脱机现象,经过积极寻找原因,综合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这个病例给到临床诸多启示,造成困难脱机的原因有很多,应剥丝抽茧中探寻病因,综合分析对症治疗,在慢性心衰患者术后短期出现心衰进一步加重,会增加脱机难度,需选择合适的强心药物、奥普力农0.2ug/kg/min,维持7-10天,效果佳,对高龄患者较安全,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风险低,对肝肾功能影响小。

图:医院司林杰教授

随后刘肖肖教授带来《奥普力农治疗老年心衰1例》的病例分享,该患者因“反复胸闷气喘2年余,再发2月”入院,患者2年前活动后诊断为“心功能不全”,行冠脉CTA提示LAD、LCX、RCA及后降支多发混合性斑块伴管腔轻-中度狭窄,未进一步诊治,出院后未规律服药治疗。既往高血压3级,脑梗病史合并多种心律失常,查体发现颈静脉充盈、肝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示肌酐:.0umol/L、钾:5.47mmol/L、尿素:23.2mmol/L、NT-proBNPpg/ml;入院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阵发性房扑)、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予以血运重建、强心、扩血管、降压、抗板降脂等治疗,在正性肌力药物选择上,选择了第三代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奥普力农0.15ug/kg/min、持续维持,并密切监护血压,目前患者情况稳定。刘教授指出,奥普力农对PDEⅢ选择性更高、活性更强;快速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抢救心衰疗效更高;对心率,血压、血小板影响小,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低;不增加心肌氧耗、选择性舒张肾动脉,兼具肾保护作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图:医院刘肖肖教授

病例分享后开设了点评与讨论环节,就心衰诊疗过程中问题与对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强调心衰中心建设旨在建立并实施规范化的心衰诊疗标准,规范心衰治疗过程中院内、出院前、出院后随访、门诊等一系列过程的实施情况,从而达到改善我国心衰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通过几位专家的讨论,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心衰中心的建设与质控考核等方面,还明确了心衰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多家心衰中心将继续对心衰患者进一步规范化治疗,加强心衰的诊治及随访,提升区域心衰疾病的综合防控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直播间学术氛围浓厚。

图:点评专家(医院薛涛教授、医院赵胜教授医院薄小萍教授、浙江大医院钱建芳教授)

图:直播剪影

总结

随着临床医生及研究者们对于心衰的概念理解不断深入,加之大批探索心衰治疗新方案的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多种心衰药物治疗方案均趋于明朗,相关心衰指南共识也经历了数次更新,这都为临床心衰患者的诊疗工作提供了指导。为推动心衰治疗的发展,医生作为心衰诊疗过程重要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应不断学习,更新诊疗理念,努力缩短指南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以点带面,实现全国心衰及相关学科的共同发展。

本次《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微共识巡讲会南京站直播会议为心衰领域医生创造了及时高效学习心衰诊疗指南共识的机会,实现了从理论分享到实践指导,实施以指南共识理论为依据的规范化诊疗和长期管理,规范使用心衰治疗药物,旨在不断提高临床医师对心衰患者的诊治能力。本期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心衰标准化防治的进程。会议圆满结束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图:直播剪影

征文精彩回顾Wonderfulreview医生风采

井海云教授:分级诊疗,预防为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患者故事

医院心衰中心的一则小故事

患者故事

可怕的心衰一样可以高质量生活

相关告示

关于开展“我与心衰中心的故事”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理论与实践融合,规范与诊疗共进磷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