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正厚积薄发
TUhjnbcbe - 2022/6/8 1:13:00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5069.html

摘要:藿香正气类药物频频走上抗疫一线

▲王振涛教授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河南中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主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科技创新人才项目等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高血压、病*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近5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各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余篇。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在中医治疗部分,千古名方藿香正气类中成药再次出现在诊疗方案。据悉,从“试行第四版”到现在的“试行第九版”,藿香正气方已连续6次出现在诊疗方案中,被列为医学观察期乏力伴胃肠不适临床表现的推荐用药。

藿香正气类药物频频走上抗疫一线,它又为何能在众多中成药中脱颖而出、临危受命呢?

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

新冠肺炎归属中医“疫病”范畴,更有学者认为其为“湿*疫”“寒湿疫”,病位在肺,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与易感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以及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患者会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治疗原则为“化湿解*、辟秽化浊”。

在医学观察期的患者,可分为乏力伴发热和乏力伴肠胃不适两种类型,患者为后者类型时会出现脾胃寒湿重、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一类纳入医学观察期的人群的治疗原则是散寒除湿、避秽化浊、驱邪扶正,可使用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千古名方,好在哪里?

提起藿香正气,大部分人对它的认知仅停留在“家中常备的暑湿药物”“防中暑”等等。事实上,藿香正气是驱邪化湿扶正名方、化湿良剂,临床应用已达上千年。

藿香正气方始载于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原文记载其主要治疗“伤寒头疼,憎寒壮热,或感湿气,霍乱泄泻,常服除山岚瘴气”。到了宋代,正式收录入我国第一部官方颁布的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式进入官方体系。

藿香具有化湿止呕、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的功效;半夏、陈皮助藿香燥湿和胃止呕、理气畅中;白术和茯苓健脾除湿;大腹皮和厚朴行气除满、化湿利水;紫苏和白芷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助解表、又协化湿;甘草可助调和药性。藿香正气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多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不仅能够和胃止呕,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亦可芳香化浊,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减退、舌苔厚腻、腹泻等症。

正气片在藿香正气组方中删减一级致癌物大腹皮改用木香,大腹皮有“通下”作用,改用木香增强行气止痛、健脾和胃止泻的作用。组方中生半夏改为制半夏,生半夏有*,有催吐的作用,胃肠型感冒可能伴有呕吐症状,制半夏不仅去*,还可降逆止呕。将白术改为苍术,增加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作用,对肠胃炎效果更佳。采用“制半夏+生姜”配伍,生姜可以解半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以广藿香油为基础,再配以调整胃肠的芳香挥发性药物而成,具有发散风寒,化湿和中的功效,可帮助纠正胃肠道异常,减轻腹痛腹泻等症状。正气片在提升疗效基础上,进一步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避免了传统液体剂型的苦涩感、易碎性。此外,正气片是片剂,体积小易携带易服用,且不含酒精成分,方便老人和孩子以及开车人士的使用,可作为人们家中常备的中成药之一。

最后提醒大家,疫情期间不能大意,当身体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时,不要擅自用药,应及时就医。另外,疫情防控常态化,应做好个人的自身防护,戴口罩少聚集!

▏科普文章,欢迎转发,转发请备注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正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