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有的摄影就是用来赞美的,它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和解释便一击即中你。”
16岁意味着什么?一定是被厚重的书本压的喘不过气,并对未来充满迷惑。
能有几个少年或是少女敢于冲破固有的“牢笼”,怀着执念去完成自己热爱的事情呢?
古力予便是个少数派,在她接触摄影后,内心暗藏已久的力量获得了出口。因为喜欢拍照,在那时放弃了读书,全身心投入拍摄中。
古力予
b.四川乐山
15岁,开始接触摄影并沉入其中;
16岁,因为不喜欢学校而弃学回家,在居住的村庄里拍摄;
18岁,参加色影无忌,从位参选摄影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新锐摄影奖仅6位入围的摄影师;
19岁,在北京聚像space举办个人展览并出版个人摄影书「暗涌LeFlotdombré」。
色影无忌新锐摄影古力予展位,《喧卑》,上海,
聚像space展览空间展示图,《照见》,北京,
摄影书「暗涌LeFlotdombré」内页及海报,
年退学回家后的古力予,用父亲给她买的一部iphone5s边拍摄边记录周边的细微事物和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静物:被晾在一旁的肥皂、脏兮兮的鸡蛋壳、在光照射下疲惫的猫咪......香蕉上面的斑点在她镜头的放大下都会别有一番韵味。
以下为早期作品《静物》系列:
肥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性”,看到《静物》系列第一眼会被强烈的色彩对比吸引,是什么原因推动一个小女孩拍关于性题材的照片呢?
“肥皂是农村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日用品,农村生活比较随机的,没那么讲究,妈妈洗完衣服随处放的肥皂我看到就拍下了,后来看到照片也很惊喜,配色竟然还不错。”
青春期也可以称为迷惑期,认真学习和逃脱“牢笼”像是两条分水岭,我们对未来感到迷惑和无力,多数人仍然会奋勇直前选择前者,古力予恰恰是那一小部分。
和她聊起从前摄影经历,也完全不忌讳因为退学饱受的质疑,或是作品中因他人评价出现“性隐喻”而回避。
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她只是选择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路。
“我总共休过两次学,一次是初一下学期,因为心肌炎,一次是复读后的初二下学期,因为抑郁症和摄影。后来又回学校去读了两个星期左右,跟父亲谈了许多,他也同意我的决定,不再去学校,让我追寻自己的梦想。在拍照的同时我也看看书和电影,从里面找寻一些拍摄的新思路。”
假设不带个人色彩地去评判、指责、分析,只是纯粹地观看,会发现古力予的作品看似是一个个毫无关联独立存在的个体,实际上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
从细微的植物、静物、日常的街边风景,再到记录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她都可以游刃有余的掌握好自己的方向和脉络。
因为生活环境的缘故,一个不到20岁的小女孩,父母舍不得女儿离家太远,乡村生活便成为她一直以来拍摄的主题,作为碎片式的呈现方式,朦胧的瓜果、隐约的竹林、流淌的溪水、垂死的蝴蝶......从一个又一个不起眼的景致中,展露出她对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敏感。
自然风光在她的相机里仿佛流露出一种细微的美好,应该被珍视的美好,波光清浅,水草蓊郁,不似人间。
以下作品选自个人摄影书「暗涌LeFlotdombré」
古力予通过作品、形象、思想等等与之产生关联,那么究竟在她的视角下,自然状态下的一切都是什么样子呢?
“我向往美丽、邪恶、有趣且有灵性的事物,碍于传统思想我不太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照片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从我的照片里得到内心的共鸣和反馈。我是有欲望的,我渴望自由,追求含蓄中的野性,痴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
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古力予开始与自然进行对话。
蜘蛛网、飞在丛间的蝴蝶、树叶上的露水都成了她拍摄的对象,除了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着难以表达的互通之外,她也期盼着能摸索到更多与之产生共鸣的景物。
第一次触摸属于自己相机至今,古力予拍摄心境也发生变化,她不再是从前那个提出来坚定退学就是为摄影活着的小女孩,她想用一种更舒适,能够贴近自然,与自然深刻对话的方式拍摄下去。
年夏天,古力予还拍摄了一组自己小侄女的宅家时光《语语的夏天》(发表于正午故事),温馨又有趣。
穿梭在竹林里
语语看到一户人家的压水井
想试试看自己的力气是否能压得出井水来
放学后的小学生驮着重重的书包过桥
想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
书包重得勒得肩膀疼
高铁墩底下停放着一辆废弃的货车
语语跃跃欲试想爬上去
车上布满了生锈的铁渣
但她丝毫不在乎
水温良好
水深正好
语语和小伙伴毫不担心地开始水中探险
语语的妈妈给她买了个南瓜球
她最喜欢拿着这个球在院子里扔来扔去
最近新学的舞蹈
还试着边玩儿边下腰
对语语来说
早上醒瞌睡的最好办法
就是在床上多蹦哒几下
她的小辫子都能飞起来
语语带我去参观一个房间
里面全是她的漫画卡通书籍
**的箱子正好做她的小桌子
做什么都刚刚好
伴随信息时代的迅速崛起,小朋友们在家闷着,手机、IPAD、抖音、快手逐渐成为他们触觉的延伸,回想我们的童年,跳皮筋、丢沙包、拍大头贴和偷偷去小商店玩游戏机,看到《语语的夏天》,让我似曾相识。
古力予近期作品
15岁的古力予由一部手机开始了自己的摄影历程,最开始接触摄影,大多数朋友评价她的作品,就如她本人一般,一如既往的纯粹、简单、自然干净,同时又脆弱敏感。古力予对“微”世界的